王海舟(1940.2-),男,冶金分析表征专家,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建省福州市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主任;他所提出的冶金材料组成状态的统计表征、复杂体系痕量元素的分析表征以及冶金过程组成状态转化的实时响应技术等三个发展方向,对全国钢铁冶金分析表征技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是我国冶金分析表征领域多项新技术及表征方法的倡导者及发明人。

王海舟同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新概念,解决了材料大尺度范围内成分及状态分布定量表征的难题。王海舟及其团队所发明的具有原创性的材料组成及状态统计分布表征新方法—原位统计分布分析表征技术、惰气脉冲熔融-飞行时间质谱超痕量气体表征技术以及所建立的高温合金中低熔点痕量元素分析表征体系,确立了相关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多项,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海舟同志致力于我国国家分析测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组织了一系列国际实验室间能力比对活动,是ISO、ICASI、APLAC等国际组织多项国际标准、能力验证以及CRM符合性评价等研究项目的召集人,2006年当选为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主席。